电势能与电势

一、电势能

1. 电场力做功

  • 特点: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,只与初末位置有关。
  • 电场力做功的四种计算方法
    1. 由公式 ( W=qE \cdot d ) (d 为电荷初末位置在电场方向上的位移,只适用于匀强电场)。
    2. 由公式 ( W=q(U_A - U_B) ) (( U_A ) 和 ( U_B ) 分别为电荷初末位置 A→B 间电势差)。
    3. 由电场力做功和电势能的变化的关系: ( W=q(U_A - U_B) ) (( U_A ) 和 ( U_B ) 分别是电荷电场中 A、B 两点的电势能)。
    4. 由动能定理:( W_{\text{电场力}} + W_{\text{其他力}} = \Delta E_k )。

✎ 静电力做功的特点不仅适用于匀强电场,对非匀强电场也是适用的。

2. 电势能

  1. 定义:电荷在电场中由其相对位置决定的能(类似重力势能)。
  2. 电势能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
    • 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等于电荷从这点移到零电势能点(零势能点通常选大地或无限远处)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。
    • 电场力做正功,电势能减少;电场力做负功,电势能增加;电场力不做功,电势能不变。
  3. 比较电势能的大小
    • 场源电荷判断法:
      • 离场源正电荷越近,检验正电荷的电势能越大;检验负电荷的电势能越小。
      • 离场源负电荷越近,检验正电荷的电势能越小;检验负电荷的电势能越大。
    • 电场线法:
      • 正电荷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移动时,电势能逐渐减小;逆着电场线的方向移动时,电势能逐渐增大。
      • 负电荷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移动时,电势能逐渐增大;逆着电场线的方向移动时,电势能逐渐减小。
    • 做功判断法:
      • 无论正、负电荷,电场力做正功,电荷从电势能较大的地方移向电势能较小的地方。反之,如果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,那么电荷将从电势能较小的地方移向电势能较大的地方。

二、电势与电势差

1. 电势

  • 正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较大,负电荷在电势低处电势能较大。
  1. 定义:( \phi = \frac{E_p}{q} ), ( E_p ) 为试探电荷在该点 A 的电势能,q 为电荷量,可以带符号运算。
  2. 特性:电势是标量,有正负,但没有方向。规定大地或无限远电势为零。描述电场能的特性,由场源电荷量和相对位置来决定,与是否放试探电荷无关。
  3. 电势高低判断的三种方法
    1. 根据公式计算:( \phi = \frac{E_p}{q} ),带符号代入运算。
    2. 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是降低的,逆着电场线方向电势是升高的。
    3. 将 ( U_{AB} ) 和 q 带符号代入,根据 ( U_{AB} ) 的正负判断 A、B 两点电势的高低,( U_{AB} = \phi_A - \phi_B )。若 ( U_{AB} > 0 ),则 ( \phi_A > \phi_B );若 ( U_{AB} = 0 ),则 ( \phi_A = \phi_B );若 ( U_{AB} < 0 ),则 ( \phi_A < \phi_B )。

2. 等势面

  1. 定义:电场中电势相等的点构成的面叫等势面。
  2. 等势面与电场线的关系
    1. 电场线总是与等势面垂直,且从高等势面指向低等势面。
    2. 电场线越密的地方,等势面也越密集。
    3. 沿等势面移动电荷,电场力不做功。
  3. 常见典型电场的等势面
    1. 点电荷电场中的等势面:以点电荷为球心的一簇球面。
    2. 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中的等势面:是两簇对称曲面。
    3. 等量同种点电荷电场中的等势面:是两簇对称曲面。

实时在线人  你的在线时间:  全站在线时间:
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,转载请注明出处

本站由 Wang 使用 Stellar 1.29.1 主题创建。